本文作者:
陈艳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头颈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每年7月27日被国际头颈肿瘤协会联盟 (IFHNOS)定为“世界头颈肿瘤日”,旨在加深人们对头颈肿瘤的认识,做到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科学预防,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今天,由陈艳峰主任医师为大家科普头颈肿瘤相关的知识。
全球头颈肿瘤防控现状 —— 这些数据要警惕
头颈肿瘤就像一群 “潜伏者”,藏在口腔、喉、甲状腺、鼻咽等多个部位。2024 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七大高发癌症,年新发病例超 82.1 万例。而中国的情况更需要我们关注:
展开剩余82%•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估算,我国头颈部鳞癌(除外鼻咽癌)年新增病例为 9.46 万,死亡病例 5.21 万。
•鼻咽癌有 “中国特色”: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 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鼻咽癌病例达 12 万例,死亡病例约 7.3 万例。在中国,鼻咽癌的新发病例数量为 5.1 万,死亡病例为 2.8 万,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 2.3 倍。
•HPV 相关口咽癌正在 “年轻化”:近十年发病率逐年增加,不少年轻且不吸烟的人也被盯上了 。
病因解密 —— 这些 “致癌杀手” 要避开
(1)烟酒 “组合拳”:杀伤力翻倍
吸烟与饮酒均为头颈部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更可怕的是,又抽烟又喝酒的人,口腔、口咽癌和喉癌、下咽癌风险会暴增 !就像同时踩了两个 “雷区”,危险程度可不是简单相加。
(2)病毒 “隐形攻击”:悄悄伤身体
•HPV-16 型:在欧美,70% 的口咽癌都由它引起,在中国这个比例也达到了 40% 。
•EB 病毒:和未分化型鼻咽癌几乎是 “绑定” 关系,相关性高达 100%。
(3)其他 “危险因子”
•槟榔:台湾省的数据显示,咀嚼槟榔的人患口腔癌的风险会增加 4.2 倍。
早期识别 —— 抓住 “危险信号” 能救命
(1)上呼吸道区域:别把小病拖成大病
(2)口腔咽喉部:
•口腔溃疡超过1 周还不好。
•口腔肿块伴疼痛一周不愈。
•口腔白斑明显增厚增多
•声音嘶哑一个月不能恢复且进行性加重
•吞咽疼痛两周不能缓解且进行性加重
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要及时去检查!
(3)甲状腺结节:超声报告有这些要当心
超声报告如果出现 “微钙化”或者 “纵横比>1”,“颈部淋巴结可疑转移”,就建议做穿刺进一步检查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防治策略:三级预防织好 “防护网”
(1)一级预防:从源头阻断
•HPV 疫苗接种
•戒烟戒酒戒槟榔
(2)二级预防:早期筛查很重要
(3)三级预防:功能康复有办法
•规范化治疗:权衡功能与治疗效果,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吞咽训练:能让 80% 的头颈肿瘤患者术后重新恢复自主进食 。
•语音重建:使用食管发音训练、放置发音装置、电子喉,重获发声 。
权威问答:破除误区不踩坑
Q1:颈部肿块都是癌吗?
A:其实大多数的颈部肿块是良性的,但如果出现 “无痛性增大超过 2cm”“质地像额头一样硬”“固定不活动”“进行性增大” 这几种情况,恶性可能性高,需要做活检。
Q2:甲状腺癌会过度治疗吗?
A:甲状腺癌由于体检重视和主动检测,越来愈多的患者诊断出甲状腺癌,对一些微小甲状腺癌不伴有外周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可考虑做密切随访,但是切不可忽视它,因为恶性肿瘤的特性有潜在的局部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风险。
Q3:晚期患者还有希望吗?
A:当然有!现在有不少突破性进展:PD-1 抑制剂及靶向药物的出现局晚期及复发转移的头颈鳞状细胞癌 生存率明显提高;质子治疗、硼中子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在某些肿瘤治疗方面有更好的局控率及副作用。
行动倡议:从今天开始守护健康
•高危人群:赶紧预约专项筛查(鼻咽镜、喉镜、EBV检测、甲状腺超声都可以安排) 。
•适龄人群:尽快接种 HPV 疫苗(国产九价疫苗已经获批啦) 。
•吸烟者:拨打全国戒烟热线 400-808-5531 。
头颈肿瘤的防控,就从今天的选择开始!
(注:所有数据截止 2024 年 12 月,由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审核)
发布于:广东省淘配网配资-炒股票手机软件-正规股票配资公司-安全证券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